个人简历模板网
首页> 招聘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年招聘启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年招聘启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 科性大学,是 “211 工程 ”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院校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以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汇聚 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师资,于1953年创立的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

   学校设有11个院(部),共有27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45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151个硕 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授权点涵盖20个工程领域;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 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 究机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45人,专任教师762人。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8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入选“新(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人。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校园总面积496.5亩。截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065人、硕士研究生4737人、博士研究生821人、留学生522 人,在校生总数一万余人。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石油大学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矫健的步伐,向着“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的 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阔步迈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聘启事

  一、2012年教学科研岗位人员招聘计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2年教学科研岗位人员需求计划

单 位

所需专业

计划人数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地球科学学院
联系人:肖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4935
Email:
r-xiao@cup.edu.cn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2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

1

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2

地质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

地质学

地球化学

1

地质学

地层学、古生物学或地史学

1

地质学

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地质

1

石油工程学院
联系人:佟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098
Email:
tyhb_tong@cup.edu.cn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2

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1

油气井工程

力学或其他工程类专业

2

化学工程学院
联系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2328
Email:
thp@cup.edu.cn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1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1

化学

分析化学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业催化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或分析化学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工程、生物化工或化工材料

1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联系人:沈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1680
Email:
cmee@cup.edu.cn

海洋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1

机电工程

机械工程

2

安全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矿业工程

2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

2

油气储运工程

油气储运工程、多相流与流动安全保障、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化学工程、低温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燃气输配)、岩土力学与工程

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人:陆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1308
Email:
yllu@cup.edu.cn

地球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球物理学

2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

1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

地球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球物理勘探、测井

4

理学院
联系人:施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159
Email:
shlx@cup.edu.cn

物理学

物理学

2

化学

应用化学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2

数学

数学

2

工商管理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072
Email:
gswmh@cup.edu.cn

工商管理

会计学

2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2

应用经济学

金融学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010-89733158
Email:
cwm7013@cup.edu.cn

马克思主义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

#p#分页标题#e#

哲学

2

外国语学院
联系人:龚老师
联系电话:89733282
Email:
wyxb@cup.edu.cn

外国语言文学类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

1

外国语言文学类

语言学

1

体育教学部
联系人:曹老师
联系电话:89733068

体育学

网球、体育舞蹈等

1

  说明:

  招聘基本条件:

  ①第一学历为全日制大学本科,除体育、艺术类教师须具有硕士学位外,其他专业新进教师一般须具有博士学位;

  ②原则上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不在同一所学校获得,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须就读于部属“211”工程建设以上高校、中国科学院或社科院系统;

  ③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副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新进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在国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本科为“985”工程大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或提名奖获得者;省市级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优先录用。

  应聘者请登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招聘网()进行网上简历投递。

  二、相关待遇

  1.高层次人才引进

  第一层次-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费、基本科研业务费面议;享受学校专业技术一级岗岗位津贴;原则上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户口随迁。

   第二层次-杰出人才(曾经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或获得过国家三大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或获得过国家三大奖一等奖排前三名;或曾经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获得过“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或为海外知名高校终身教 授;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过论文;年龄一般小于50周岁,各方面条件优秀。)

  提供总计约700万元的安家费、基本业务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及科研启动费;享受学校专业技术二级岗相关工资、津贴及各项福利待遇;原则上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户口随迁。

   第三层次-优秀海外留学人员(曾经是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或具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海外从事相关工作3年以上,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本学科领域高级别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本学科领域顶级期刊3篇以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年龄一般小于40周岁)。

   提供总计约200万元的安家费、基本业务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及科研启动费;享受校内三级岗岗位津贴;如不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不受资历、评审指标限制直接参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配偶如满足学校新进教职工各项基本条件,学校可协助解决工作。协助办理配偶户口及子女户口随迁。

  2.海外博士学位获得者

  (1)给予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

  (2)到校工作两年内,可破格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可经院长(主任)提名入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

  (4)具有破格申报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3. 校青年拔尖人才岗位

  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加强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扩大优秀人才的遴选范围,优化学科生态,培养、造就学科带头人储备队伍,学校特设青年拔尖人才岗位,聘期三年。

  受聘为青年拔尖人才后享受以下待遇:

  (1)聘期内享受校聘教授四级岗岗位津贴,并获得硕士生导师申请资格。聘期考核优秀者,可获得博士生导师申请资格;

  (2)对研究领域属自然科学类的入选者,资助经费人民币10-20万元;对研究领域属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入选者,资助经费人民币5万元;

  (3)首次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不受指标限制;

  (4)优先并重点支持受聘者申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 其他新引进人员

  给予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

  三、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招聘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

  E-mail: renshichu@cup.edu.cn

  联系电话:86-10-89733060 传真:86-10-89733108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事处

  邮编: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招聘公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学院是学校针对油气工业生产链条上中下游的三大专业学院之一。经过近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并拥有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工业催化、生物化工、化工过程机械五个二级学科的博士授权点和环境化工一个自主设置博士授权点,其中“化学工艺” 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973”首席科学家2人,教 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在校学生共计1700人。拥有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油气加工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多相分离技 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催化重点实验室和5个校级公共实验平台。每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10项以上,获得省部级奖2~3项, 申请专利10~15项,发表论文200篇以上,被三大收录60篇以上,为石油化工领域前沿学术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现向国内外公开招聘,诚挚欢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建功立业,共同创造新的辉煌。

#p#分页标题#e#

  一.应聘条件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有突出成绩的不超过40周岁;

  2.在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化学或材料领域获得博士学位;

  3.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

  4.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强;

  5.身体健康,工作勤奋,有团队协作精神;

  6.下列情况将优先考虑:

  在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工作经历(2年以上)者

  具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背景或具有过程装备强化、新能源装备开发、多相流动分析、化工设备应力分析、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研究经历;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

  中组部“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的应聘者

  二.招聘学科或领域

  1.重质油化学

  2.多相流动、分离与反应过程及装备

  3.燃烧、传热过程与装备

  4.化工过程流体机械

  5.粉体工程技术与装备

  6.催化材料与催化剂

  三.待遇

  1.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引进工作规定》(中石大京校〔2011〕34号)执行,详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才招聘网中文件(?type=2

  2.除此之外,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一次性配套科研启动经费:

  (1)杰出人才:50万元

  (2)优秀人才:20万元

  (3)青年拔尖人才:10万元;

  四.聘任程序

  1.报名后初审通过者,答辩时间另行通知。

  2.应聘者报名时需提供以下书面材料(pdf文件):

  (1)个人简历

  (2)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简介和代表性论文

  (3)国内外知名专家推荐信2封,其中一封必须为应聘者现就职单位知名教授或研究员的推荐信

  (4)应聘后的工作设想及预期目标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李 明

  联系电话:+86 10 89733089

  传 真:+86 10 69724721

  电子邮件:hgx@cup.edu.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邮 编:10224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