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模板网
首页> 招聘信息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博士后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博士后招聘启事
一、申请条件
凡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O周岁以下的人员,均可提出申请。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博士生和在职人员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本所培养的博士生,一般不得申请进入本所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 后研究工作。
具体条件及要求:年龄40周岁以下,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未从事过博士后工作,或者离开上次的博士后岗位不超过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二、申请程序
(一)、与我所人事教育处联系,也可以直接与合作导师联系,合作导师情况请到如下网址浏览http://www.qibebt.cas.cn/yjdw/zgjgwry/,联系时请向我所人事教育处提交如下个人基本材料:
1、基本情况:包括学习经历(大学本科起)、工作经历、婚姻及子女状况、联系方式;
2、学位论文情况:包括学位论文题目、学位论文摘要、指导教师、答辩时间、取得的主要成果、发表论文。
(二)、经合作导师初步同意后,申请人正式提交如提交如下材料:
1、《博士后进站申请表》(A4纸打印),贴近期彩照;(一式5份)
2、两封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位必须为合作导师,另一位博士生导师,如申请人为留学博士,推荐专家至少一人是国外专家);(一式5份)
3、博士学位证书(非应届生)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通过答辩并建议授予学位的决议书(须加盖博士毕业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公章);(一式5份)
4、《博士后进站审核表》 (在职人员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在职人员除填写是否同意脱产做博士后外,必须注明是否同意出站后解除劳动(人事)关系;应届毕业博士生加盖毕业院校的学籍管理部门公章,有研究生院的学校盖研究生院的公章);(原件一式5份)
5、博士生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式5份)
6、申请人培养单位(或工作单位)的政审意见表;(一式1份)
7、申请人“申领户口《准予迁入证明》情况登记表”;(一式1份)
8、留学归来人员须提交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教育部门签署意见的《留学博士后回国做博士后登记表》,并同时提供出国前户籍材料,已注销户口的需提供户口注销证明复印件。
9、申请者需同时登录中国博士后网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en_index.asp,注册一个用户后填报网上申请系统,确认无误后提交。建议先在填报网上系统再填报《博士后进站申请表》。
建议:邮件主题按下列格式填写:姓名-毕业学校-专业学历-应聘岗位方向,例如:张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应聘环境生物技术方向博士后。
(三)我所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
(四)我所组织专家对审查通过者进行面试考核,其中个人自述15分钟(基本简历、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工作及进站后工作设想)、专家提问10分钟。
(五)所务会议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拟进站人员名单。
三、博士后待遇
1、博士后进站后安排住房。
2、博士后工资:与我所职工同等待遇,月工资约6000元。
四、出站要求
博士后在站期间须以第一作者、青岛生物能源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2篇(或影响因子2.0以上1篇,含接收)。


五、招聘需求
团队名称
研究方向
岗位职责
招聘条件
人数
联系人
生物基化学品团队
催化化学
1.负责独立或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在研项目实施中的实验过程操作、关键技术突破、实验结果分析等项目实施事宜;
2.负责独立或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在研项目的成果总结工作,包括文章、专利、研究进展报告的撰写等,其中研究论文应达到国际期刊发表水平;
1.具有催化化学相关专业背景,熟练掌握各类反应机理及化合物结构解析,能独立完成目标产物设计合成;
2.具有较强的英文水平,有SCI收录的英文期刊论文发表经验;
3.合作协调能力强,具有团队意识,及独立提出并解决创新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
2
徐鑫
0532-80662760
可控自组装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1.基于噬菌体为模板的纳米材料的合成;2. 生物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分析化学、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1.具有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分子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2. 熟悉基于生物模板的纳米材料合成、测试和表征;3.有从事生物传感器、生物分析化学、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电子器件、生物功能材料、微电子机械系统与微/纳 米表面加工等某一方面的实际研究经验;4.已在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
1
基于蛋白质纳米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
1. 蛋白质纳米孔的合成;2.开发基于蛋白质纳米孔的第三代基因测序的新方法。
1.具有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或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2. 熟悉蛋白质工程和基于膜片钳的单分子检测; 3.已在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
1

推荐阅读